IMG_1874.JPG

 

一、製造說話機會

讓孩子學習自己表達需求,

如希望抱抱、喝奶,

或是簡單的語句,

孩子在表達過程中,

給予正向增強鼓勵,

提升說話自信心。

 

我們也可以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舉例來說:

你要吃米餅還是蘋果?

你要去遊戲室還是公園?

進而引導孩子表達:我要吃蘋果、我要去遊戲室等。

 

但若當孩子不願意溝通時,

也不勉強他,

以免降低孩子的溝通意圖。

我只是希望透過選擇,

增加與孩子對話的機會,

藉此拉長語句。

您可以請大人示範給孩子看(如爸爸回答,我想要吃蘋果),

或是在給他想要的那樣東西時,

增加對該詞彙的描述,

例如:

你想要吃蘋果嗎?

香香甜甜的蘋果,

紅色的蘋果之類的語句。

 

補充說明:

孩子在理解較差的時候,

或許會容易選擇後者答案,

但沒關係,

孩子回答哪一個,

您就給他哪一個,

久了他自然會將那項選擇與實際行動做連結。

 

提外話,

關於問問題,

讓我想補充說明一點,

當你在問問題的時候,

切記一定要說到做到,

做不到的不要說,

說了就要執行。

 

有一次晴晴鬧脾氣不收玩具,

晴晴爸爸告訴晴晴:「好,妳不收,以後都不能玩這樣玩具。」

當下我非常驚啊!

(我的作法會是跟她堅持到底,最後一定得收,養成收玩具的習慣)

但爸爸既然說出這種話,

我只好無奈地跟他說:「她不收以後,這樣玩具就要收起來囉!」。

畢竟我們要說話算話,

有時候不要隨便跟低齡的孩子開玩笑,

她是會當真的唷!

 

不要隨便亂問問題,

如果您問孩子要不要去動物園?

孩子說:好。

爸媽後來卻又說,

不要,我們去泡溫泉好了。

切記,

千萬不要這樣啊!

這樣真的很討厭,

而且讓孩子覺得奇怪,

大人問問題是不是只是問好玩的呢?

 

 

二、將物體名稱與物體作連結

當教導孩子指認物品時,

盡量與生活經驗作結合。

例如:

平常在吃蘋果時,

我都會跟晴晴說「蘋果」、「麵包」,

而且指著蘋果(麵包)讓她看,

再讓她吃、摸、聞等。

藉由五感體驗、實際接觸後,

加深孩子對物體的印象,

且讓孩子更能理解那樣物品的功用。

IMG_1842.JPG

再舉例來說:

我們從書上看到許多動物,

但如果能實際走訪動物園,

看一看動物的模樣,

了解該動物吃什麼?怎麼走路?

更能讓孩子在腦中有該動物的畫面。

 

三、從簡單、具體的詞、短語開始

晴晴在嬰兒時期,

在她差不多兩個月時,

我就陪她一起看「黑白卡」,

給予視覺刺激,

在看圖卡的過程,

我會一直跟她說話:「杯子」、「車子」等,

等到大一點便可以加長語句:「這是杯子」、「這是車子」,

一歲多開始有形容詞概念時,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黑色的杯子」。

IMG_1836.JPG

IMG_1837.JPG

 

四、動作結合語言

從剛出生開始,

在跟晴晴互動的時候,

我都會事先告訴她,

我們現在要做什麼了。

 

舉例來說:

在換尿布前,

我一定會說:「晴晴,換尿布囉!」

換好以後:「我們要洗屁股了。」

洗澡前也可與孩子對話:

「晴晴,我們要去洗澡囉!」、「這是水龍頭」、「準備洗頭嚕!」等。

 

在開始動作前與孩子對話,

不僅可以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且在透過對話的過程,

讓她提升動作理解能力。

 

從一歲前就可以先建立,

拿、給、放的概念。

拿什麼東西給媽媽。

給媽媽球等。

一開始孩子還聽不懂物品名稱時,

我會拉著她的手去拿取物品

等到她稍微理解以後,

我再改成用指的方式。

當她錯了也沒有關係,

我們再用:「正向」口氣幫孩子做修正。

盡量少用「不對」、「錯了」、「不是」等用字回應孩子,

我知道很難,

連晴晴爸爸都抱怨,

這怎麼可能?

但我們盡量讓孩子聽到「正向」的用語。

 

舉例來說:

拿遙控器給媽媽,

晴晴拿了「電話」。

我:「晴晴,那是遙控器。電話在這裡喔!」

我便請她將目光放在電話,

並再度引導她拿給我,

再次強調:「這是電話」。

 

五、生活隨處是教材

當您試圖帶著孩子觀察生活周遭事物,

孩子便能學到更多。

 

從晴晴1y9m開始,

我在接送她回家時,

剛好都會遇到垃圾車。

我就特別跟她說:「噹噹噹噹!垃圾車來了」。

可能一開始頭幾天講沒反應,

但經過幾天反芻後,

她會突然蹦出:「垃圾車耶!」

我回:「對!垃圾車,大家出來倒垃圾了」。

我會順便說:「垃圾車在前面耶!」、「垃圾車在後面耶!」,

順便帶入「前面」、「後面的概念」,

過幾天她過然自己說:垃圾車在後(前)面。

 

散步時,

偶爾會聽到救護車的聲音,

「歐伊!歐伊!

晴晴你聽聽看,

這是救護車耶!

救護車要去醫院囉!

過一陣子後,

她果然看到救護車會開始注意,

主動說:歐伊!救護車耶!

但我現在試圖將救護車與醫院做連結,

所以我會故意加上:「對!救護車,要去醫院了。」

 

下雨時,

我們開始拿出傘撐傘,

這又是一個好機會。

一開始我告訴晴晴:「下雨了」。

結果好玩的事情發生了,

每次我從保姆家接晴晴從地下室出來時,

若下雨天,

她就會主動說:「下雨了」,

甚至在1y8m時,

她突然說:「下大雨了」。

 

看來,

我對語言的引導,

似乎就是這樣不滿足,

她會了短語以後,

我會試圖幫她拉長語句。

 

告訴孩子下雨了。

 

握著傘也覺得有趣、開心,

下雨天趁機告訴孩子:雨傘,這是雨傘。

IMG_1845.JPG

 

生活中任何東西都能教,

摸到冰涼的飲料,

我會對她說:「冰冰的」。

1y7m逛costco時,

她拿到冰涼的飲料,

主動說:「冰冰的」,

還笑得好開心。

 

主動說冰冰的。

 

散步的時候,

突然發現有「苦瓜」,

我非常開心且驚奇,

因為我住的環境比較少看到,

但我又覺得孩子與大自然的互動相當重要,

我很開心的馬上跟晴晴分享,

指著苦瓜趕快告訴她:「苦瓜」。

當下次有機會在餐桌上吃苦瓜時,

我還可以跟她聊聊上次我們看到苦瓜的事。

IMG_1838.JPG

 

生活的任何經驗,

許對我們來說,

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

但很多事情對孩子來說,

都是「第一次」。

 

第一次晴晴陪我一起帶狗狗打預防針,

我會帶著晴晴進去,

在旁邊觀察狗狗打針的樣子,

順便跟她說:「你看,狗狗在打預防針。」

 

第一次聽到放鞭炮的聲音(聽到鞭炮聲,會說鞭炮耶!),

第一次過耶誕節布置聖誕樹(看到聖誕樹、老公公特別有反應),

第一次和鄰居一起烤pizza(大賣場看到pizza很會指認),

第一次看到中元普渡拜拜(以後看到香或廟,都說拜拜啦!),

第一次和晴晴一起吃八寶粥(以後到了7-11看到八寶粥,都給我說晴晴的啦!讓我哭笑不得)。

 

嘴巴張超大 這麼驚奇啊!

IMG_1863.JPG

第一次,

太多的第一次,

對孩子來說都是新鮮,

我們可以熱情的帶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許多「第一次」,

經過不斷重複對話後,

讓第一次內化為孩子的腦中記憶,

自然脫口而出妳曾帶領她體驗過的事物。

 

六、仔細聆聽孩子說話

孩子開始試圖與大人對話時,

或許一開始無法表達清楚,

但我會努力且試圖傾聽她想表達什麼,

當然有時候也會聽不懂,

我會試圖看她指的東西或方向,

問她看到什麼東西?

或是想要什麼。

 

其實與孩子互動久了,

就會自然有默契知道孩子要什麼、表達什麼?

只要您願意花點心思,

很快可以進入孩子語言王國。

 

七、對於有音律、節奏的東西學得特別快

從一歲多開始,

保姆在幫孩子洗澡時,

便邊洗邊唸讀「三字經」給晴晴廳。

雖然孩子不懂唸讀的內容意涵,

但是聽久了自然而然也跟著背誦了。

晴在1y8m會跟著唸三字經尾音(到養不教、父之過,繼續背誦中)。

 

從晴晴在月子中心的時候,

我就會唱兒歌給她聽,

抱著邊走邊唱。

唱歌這件事一直不斷持續到現在(1y10m),

1y9m已經會獨自唱「小星星」,

跟唱「兩隻老虎」、「泥娃娃」、「ABC  SONG」等。

 

最近一期的巧虎有「小老鼠唸謠」,

真的在聽過幾遍以後就朗朗上口了呢!

小老鼠、上燈檯,

偷油吃、下不來,

叫媽媽、媽不來,

(每次唸到這裡,她自己都給我亂加台詞:叫媽媽:媽媽!媽媽!來!)

機哩咕嚕滾下來。

 

k哥之王 哈哈

IMG_1862.JPG

 

八、重視戶外經驗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我超級重視出去走走這件事,

書中閱讀了許多人、事、物,

但無法連結生活與實際經驗都枉然。

 

建議爸媽每周帶孩子出門走走(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也可在家中附近散步),

因為晴晴目前還算低齡,

所以我盡量挑選像是動物園、溜滑梯、能戲水、逛賣場、親子館等地方。

 

和動物的親密接觸-木柵動物園

IMG_1860.JPG

和動物的親密接觸-清境農場看羊

IMG_1852.JPG

和動物的親密接觸-綠盈牧場

IMG_1851.JPG

和動物的親密接觸-埤塘公園

IMG_1848.JPG

和動物的親密接觸-猴硐看貓體驗

IMG_1846.JPG

 

九、親子共讀

從兩個月開始的黑白卡,

一歲前的布書,

到一歲後的繪本。

從小我就希望培養她閱讀的習慣,

她現在也真的非常非常喜歡閱讀。

很常從保姆家回來第一件事,

就是從櫃子上拿書給我,

跟我說:「媽媽念」,

讓我想偷懶都不行。

 

陪孩子唱兒歌、唸讀故事時,

盡量抑揚頓挫,

如果能加上表情、動作那會更好。

 

舉例來說:

像我如果講到坐咖啡杯的時候,

我會讓晴晴坐在我腿上,

然後抱著她旋轉,

讓他體驗坐咖啡杯的感覺。

當我唸讀最很狠夯的帕可系列時,

我邊點出笛子的音樂,

邊做吹笛子的手勢,

當我點彈鋼琴的音樂時,

我雙手也會跟著做彈鋼琴的動作。

 

補充說明:

在這裡我提到家長多用表情、手勢與孩子溝通,

讓她能理解您說的話。

但是家長使用非語言及語言的方式與孩子互動,

不是孩子多用表情、手勢表達,

畢竟我們希望她能說。

(避免孩子只用非口語替代口語表達)

 

挑書的原則,

盡量色彩鮮明、言簡意賅,

比較吸引低齡孩子目光。

 

一本繪本陪讀方式隨著孩子年紀而調整,

一開始可以把重點放在圖片,

孩子不會表達時,

就由爸媽唸讀給孩子聽,

用簡短的語句告訴孩子:貓咪、狗狗等。

也可以用問的方式,

請孩子指出在哪裡。

 

等到孩子會表達詞彙、句子時,

再將語句長度做調整。

 

IMG_1858.JPG

IMG_1856.JPG

IMG_1855.JPG

現在當晴晴在繪本唸讀到以前知道的東西,

會試圖去找出來。

好比說唸讀到以下繪本時(WHO'S THERE BEWARE!),

她突然想到前幾天在面紙盒上看到的怪獸,

所以興奮的跑去拿給我說:怪獸,還加上動作、聲音(搞笑咖來的)。

IMG_1872.JPG

 

 

十、同儕互動、陪伴

因為晴晴在一個月左右就送保姆(Angel),

雖然送保姆有好有壞(我的保姆很好,我蠻幸運的唷!),

但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好處在於,

保姆家有很多孩子,

晴晴對於比自己低齡的孩子不太有興趣,

但她會注意比他年紀大的小朋友。

透過遊戲、模仿互動的過程,

從大孩子的示範,

讓晴晴有機會學習說話,

透過人際互動過程,

學會情緒控制及語言表達,

她現在可是非常會形容事件發生經過(愛告狀啦!苦笑),

一開始不太會講的時候,

遇到小朋友搶她東西、推她的時候,

她可是手勢、表情加上動作呢!

IMG_1864.JPG

十一、透過遊戲過程學習

晴晴從出生到現在(1y10m),

我透過教具、玩具,

以遊戲的方式陪伴,

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

不僅能提升親子間情感,

還能增進語言能力,

但前提是,

父母適時的引導,

而非僅僅丟玩具給孩子獨自玩或操作。

 

扮家家酒是不錯的陪玩活動。

IMG_1873.JPG

 

 

陪玩活動可以參以下兩篇文章:

一歲前陪玩活動及玩具使用心得分享:點這裡

一到兩歲陪玩活動:點這裡

 

注意事項

一、孩子在開始學講話時,難免口齒不清,千萬不要笑他。

二、使用正確的語詞與孩子對話,避免使用疊字。如:喝水不要說喝水水。

三、不要過度滿足孩子需求,適時製造說話情境。

四、避免孩子因為不說話而不給,減少挫折(更新舊知識傳統會故意不給,誘導孩子說話)。

 

以上就是我陪伴晴晴說話的過程,

希望透過分享這些技巧,

對各位爸媽有幫助唷!

 

我是晴晴媽咪,

是一位特教老師。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或是晴晴的朋友們,

請支持晴晴的粉絲團,

剛成立的粉絲團需要您的支持,

這將成為我寫文章的動力,

我將陸續分享關於教養、育兒經驗,

與大家互相分享、彼此交流。

 

晴晴的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qingqing1020/#

晴晴的生活點滴 http://iamjane06.pixnet.net/blog

 

arrow
arrow

    晴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