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晴正處於兩歲貓狗嫌的年紀,
一天到晚闖禍,很多事情常堅持自己做,
所以常出trouble ,仿佛天天上演著災難片。
延伸閱讀 如何面對2歲叛逆期的孩子?
事例一:
我在幫小語準備副食品的時候,
跟她說玩冰箱的門很危險,硬是要拉開,
結果關門的時候,夾到手指頭大哭。
事例二:
尿尿的時候差不多到了,堅持不要不要,
結果坐在椅子上尿整地,尿完後再見很驚恐大哭。
明明我是受害者,卻搞得我像加害人,
每次在惹禍後,就化身成瓊瑤女主角般,
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嚎啕大哭。
當mother,如果不好好調適自己的心情,
真的很容易抓狂,所以在快爆炸的當下,我反思,我要的是什麼?
生氣能解決問題嗎?我覺得,只會造就容易愛生氣的孩子。
前幾天,我一個人到火鍋店吃飯,
看到一對夫妻抱著差不多五、六個月大的嬰兒,
父母一手抱小孩一邊吃飯。當下,我覺得當父母的很辛苦,
但不知道為什麼,還有種甜蜜的感覺,
即使累,但至少一家人一起開心吃飯。
當我是旁觀者時,較能冷靜的看待事情,
或許帶孩子的當下覺得辛苦,
但如果能笑笑的面對,多思考與孩子如何互動,
則每個曾經抓狂、辛苦的片段,日後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因此,我不能變成噴火龍!
我希望與孩子相處的回憶,是多一點快樂的,
當孩子做錯事時,我告訴自己生氣不能解決問題,
而是該思考怎麼做,才能對彼此最好。
生氣並不能改變任何事,反轉思考怎麼做,才有可能得到幸福。
我不能每次扮演受害者的角色,陷入無奈和困頓中,
我該轉換心情,因此我笑了(不是key笑)。
當mother,要先學會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處理好問題。
▼想到孩子天真無邪的時候,會不會能減少生氣的情緒。
以下幾個方法,提供給各位做參考:
ㄧ、自我控制、冷靜、小聲說
我們可透過自我控制的方式,在內心告訴自己不生氣!不生氣!
並在情緒的當下,給自己冷靜、深呼吸的時間,
冷靜六秒鐘,能降低大腦杏仁核的憤怒化學物質。
先讓時間凍結,讓自己的思緒慢下來,腳步慢下來,聲音慢下來,
小聲對孩子說話,有助於調整氣燄高張的情緒。
二、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學會收拾後果
孩子因為小,很多事情都還在學習,
本來就應該有犯錯的機會,
重點是孩子在犯錯後,要如何從錯誤中學習。
孩子打翻牛奶後,如果換了的是責罵,
孩子就會將打翻牛奶與責罵畫上等號。
何不讓孩子學習,打翻牛奶需要自己收拾?
讓孩子知道打翻牛奶=自己擦乾淨。
三、思考自己的負面情緒從何而來
有時候自己會生氣,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
或是生隊友的氣,因而遷怒孩子。
平常眼中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被放大檢視,
小錯也變成不可原諒的大錯。
我們應該找出負面情緒的根本,找出問題然後解決。
四、同理孩子
我們盡量同理、諒解孩子犯錯的原因,站在孩子角度理解她的想法。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若用處罰、訓誡等方式,
只會讓孩子覺得更委屈,久了只會隱藏自己的行為,而行為依然持續發生。
我知道To say is one thing, to do is another.
坦白說,我現在修養還不夠,
有時候告訴自己不生氣,表情裝不出來。
有一次晴晴跟我說:「媽咪不要生氣。」
我回:「我沒有生氣。」
她神回:「明明就有。」
我知道當她做錯事就大哭,
是因為當她做錯事,就看到我生氣的表情,
所以她將做錯事=媽媽生氣做連結,這是我該檢討的地方,
我是一個媽媽,也是一個還在學習當好媽媽的媽媽。
我真的要打從心底改變自己才行,
不然在孩子心中,真的是一個噴火龍媽媽了。
我是晴晴媽咪,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或是晴晴的朋友們,
請支持晴晴的粉絲團:晴晴成長日記,
剛成立的粉絲團需要您的支持,這將成為我寫文章的動力,
我將陸續分享關於教養、育兒經驗,與大家互相分享、彼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