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第一口副食品 米湯/十倍粥
所謂的十倍粥就是米:水=1:10,
七倍粥米:水=1:7,五倍粥米:水=1:5,以此類推,
水越多當然就越稀,想要濃稠一點就加少一點水。
有些爸媽在給十倍粥之前會先給米湯,米湯是什麼呢?
米湯就是煮十倍粥最上面的水,
若想要給寶寶嘗試喝米湯,則在煮完十倍粥後,
電鍋跳起來後不要悶太久,悶個1-2分鐘就可以用湯匙將米湯舀起,
因為悶越久米湯會越來越少,水分被米吸光光,
米湯最好新鮮現煮,十倍粥則可打製成米糊做成冰磚。
晴晴媽咪一開始讓小語先嘗試米湯,可是小語似乎不怎麼喜歡米湯,
可能是米湯比較水,不太有口感,隔天我改成十倍粥米糊後,
小語吃的超級開心,而且吃光光啦!
通常寶寶吃3-5天的十倍粥後,就可以慢慢添加菜泥,
若寶寶是在四個月就開始練習吃副食品,
可能會有挺舌反應,也就是舌頭會把食物推出來,
但那並不表示寶寶不喜歡吃那項食物,可以多給寶寶練習的機會,
不管寶寶吃多吃少,只要願意嘗試,都要給予大大的鼓勵,
畢竟一開始吃副食品的目的在於練習,
而且要讓寶寶覺得吃副食品是一件快樂的事。
粥的型態可隨著寶寶的接受度做調整,通常5-6個月為只會吞嚥期,
寶寶的消化系統也還沒有發育成熟,建議將食物打製泥狀,
建議給寶寶十倍粥或七倍粥,讓寶寶練習張嘴進行及吞嚥的動作。
等到寶寶7-8個月時,為含住壓碎期,可將粥調成四倍粥或五倍粥,
稍微糊狀帶有顆粒,或是將食物切成小塊,
增進寶寶的咀嚼能力,練習以上顎壓碎食物的能力,
咀嚼能力的發展,有助於寶寶的腦部及語言能力發展。
當寶寶9-11個月時,為輕度咀嚼期,可將粥的型態改成軟飯,
此階段的寶寶已到了咀嚼期,懂得用舌頭將食物推到牙齦咀嚼碾碎,
所以食物且成小塊或是切段即可。
當寶寶12-15個月時,為用力咬嚼期,
可食用軟飯或是米飯,此時可用門牙練習切斷食物。
十倍粥做法:
1. 用米杯取米20g,將米洗乾淨。
2. 內鍋倒入200g的水,外鍋1杯水。
3. 等待電鍋跳起,稍微悶5-10分鐘。如果想要喝米湯,就不要悶太久唷!悶1-2分鐘即可。
4. 放涼後打製成泥,在放入冰箱做成冰磚即可。
聽說要讓寶寶快樂用食,順其自然的方式慢慢練習,
剛好要去野餐,所以小語就在風和日麗的野餐墊上吃了十倍粥,
這樣的風景和場合夠棒了吧!有陽光、草地,還有蟲鳴鳥叫。
還有姊姊的陪伴,哈哈!
最後也祝福大家副食品之路順順利利,當寶寶不賞臉時也不要太挫折,
有時候當下不愛的食物,可能是口感或當下不愛,過一陣子再嘗試看看即可。
Hello!我是晴晴媽咪,不知不覺地投入了寫文的行列,
或許不希望虛度此生,刷刷Google的存在感,
或許您只是路過、經過,但總是個緣分,
如果您剛好也喜歡我的文章,或是喜歡我的兩個寶貝,
請不吝惜幫我按個讚,這將成為我寫文章的動力,
快來粉絲團一起聊聊天吧!晴晴媽+牙醫爸 教養X育兒X旅遊X美食X衛教